内容提要:保持战略定力,坚持绿色发展,天津用三年时间,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,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。
天津北方网讯:保持战略定力,坚持绿色发展,天津用三年时间,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,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。
林海苍翠,鸟鸣婉转,在绿色生态屏障官港森林片区,23平方公里的生态空间,蓝绿相间,林水辉映,这里也成为许多人摄影、写生的新去处。
天津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。2017年5月,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“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,形成绿色森林屏障”的决策部署。2018年3月,天津高标准完成《双城中间规划管控和实施方案》编制:将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管控,实施分级管理。近期目标到2021年屏障区蓝绿空间占比达65%。绿色生态屏障北连七里海、大黄堡生态湿地保护区、盘山和于桥水库生态保护区,南接北大港和团泊生态湿地保护区,共同构建天津“三区两带中屏障”的市域生态格局。同时,颁布《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》,进一步压实法律责任,强化刚性约束,筑牢首都“生态护城河”。
从2018年启动建设,天津陆续开展植树造林、联通水系、园区整治等十大工程,如今,津南咸水沽湾、辛庄湾、双桥河湾三大片区规模显现,西青区王稳庄西南部林田相依,宁河区永定新河林水生态片区初见新绿。736平方公里生态屏障,“天”字形骨架日益坚实、丰满,擦亮了天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城市底色。
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。天津坚定不移用生态增量,撬动产业结构高质量绿色转型,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带。阿里云创新中心、华为物联网、海尔智慧工厂等一批项目落地,信创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动能快速成长。位于生态屏障区内的北京易华录公司园区,三年时间汇聚几十家大数据产业链企业,借助第五届智能大会期间发布的支持大数据企业发展专项政策,眼下,企业进一步扩大载体,二期项目即将开工建设。
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牵引下,“天津智谷”初具规模。生态屏障起步区内,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的落地,为天津绿色高质量再添有分量的注脚,以它为载体,90平方公里的会展经济区,将聚焦金融管理、现代服务、智能产业,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。(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)